News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洞察

中端诊所为何成为医疗投资的首选?

2018-10-31     阅读数:938次
标签:诊所投资的现状及主要特征,儿科与口腔诊所投资,医疗投资方向

在社会医疗投资的浪潮中,由于诊所单体投资规模小,运营相对简单,成为了医疗机构的重要投资方向。随着诊所投资数的增多,慢慢引起了市场的注意力。当这股热潮逐渐趋于平静时,市场也意识到医疗服务的重要性。

诊所投资以消费类为主 区域性将是主要特征。

据调查,2016年到2018年这两年间,诊所投资主要集中在消费类专科、公立社区医疗机构托管和新建以及综合门诊部,主要的消费对象是中高端患者,小部分以医保和自费为主的低端消费群,这样的现象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二三线城市。

从2018年开始,医疗投资者们纷纷把目标转向儿科,当然,综合门诊部和齿科依然火热。由于2017-2018秋冬季的流感导致公立医院的供给进一步紧张,部分有经济能力的患者到民营医疗机构诊疗,吸引了投资人的眼光。



体制内的儿科服务体系上,基础医疗板块在儿科服务上严重缺失

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基础医疗机构是社区卫生中心,有一部分在设施和服务能力上有所提升,加上社区布点,在服务家庭上有地理位置优势。但是,儿科这块却无人问津。

在体制外,儿科的医疗服务资源两极分化严重

一面是高端医疗服务机构,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外籍被保险人的家属及一部分本土自费的富裕人群。由于价格门槛,高端服务很难获得量增,只能服务于一个较为狭窄的市场。

另一方面则是许多混杂在体制外基础医疗机构(以诊所为主)中的儿科服务。大量城乡结合部和城郊新城出现,这些地区大都远离市区主流医疗资源,对儿科基础医疗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给价格较低的体制外诊所带来的机会。但这些诊所层次不齐,提供的服务也较为随意,儿科有时候只是附加在诊所主要业务上的一部分,缺乏受过培训的儿科医生。同时,由于以自费为主,价格收费也缺乏标准,可信度和质量都很成问题。

因此,在城市和部分相对成熟、经济条件中上的城郊新城,中端体制外儿科基础医疗服务会有机会,这也是资本加大投资儿科的原因。

口腔市场一直以来都是医疗服务市场的主要热点

口腔市场由于高需求、自费比例高和低进入门槛一直是投资的热门,但规模和盈利能力始终是一对无法克服的矛盾。受益于高毛利,在部分区域市场,口腔专科连锁有着良好的盈利能力。但这些区域性的机构一旦开启大规模市场扩张,财务情况就急剧恶化。

而在全科领域,近年来私立门诊部的发展速度明显超过公立门诊部,尤其是专科门诊部和中医门诊部,是民营资本新增的投资对象。而相比之下,公立门诊部的机构数量增长乏力,除了公立专科门诊部有每年新增8%左右的机构数量增长,中医和综合门诊部的数量都几乎不变或略有下跌。不过,虽然有较为明显的机构数量的增长,但门诊部的服务量变化却并不明显。

因此,门诊部的总体服务量增长主要来自于开新的店,而不是对病人吸引能力的增加。目前市场上的中高端价值型门诊部和诊所占整体门诊部与诊所数量的不足1% ,服务量也只占整个板块的0.7%,是一个很小的市场。

位于中西部的民营低端诊所得益于当地的医保覆盖和一部分生活于新城的外来就业者发展较快,在当地社区卫生中心缺乏的情况下,这部分人群的就医需求无法在当地得到满足。这类机构直接填补了市场缺口。而那些托管社区卫生中心的模式则是直接获取当地主要的医疗服务供给的模式来切入,并发展周边服务来获利。总体来看,这类服务依然是区域性市场,难以在进行全国性扩张,而且随着医保控费的加强,低端模式面临较大的危机。

目前市场来看,医疗诊所投资主要以消费类为主,集中在毛利较高并需求上升迅速的专科,综合门诊部的模式压力相对较大,但由于其体量较大,适合作为地区的旗舰来树立品牌和拓展周边市场。